3D打印技术,精确助力困难髋翻修手术——我院骨科开展全髋置换术后假体松动、髋臼缺损(Paprosky 分型 IIC型)翻修手术
时间:2024-08-14 来源: 浏览量: 分享到:
58岁的王大哥,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一位平凡农民。八年前,他因双侧股骨头坏死,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通常情况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建议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然而,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王大哥不得不早期下地劳动。繁重的农活使得双髋关节的负担增大。在20天前,王大哥突感左髋疼痛,左下肢活动受限。经过医院检查被告知是左侧全髋置换术后的假体出现松动并脱位。他曾辗转多家医院求诊,但均被告知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随后求助在通用医疗三〇〇医院呼吸内科工作的表弟黄主任,了解完情况后,黄主任立即联系骨科的张如国主任。经张主任评估,科室可以为王大哥实施翻修手术,这给了王大哥莫大的希望。7月19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王大哥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三〇〇医院骨科办理了住院手续。

入院后,田广副院长和骨科张如国主任的专家团队对王大哥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综合评估,并与核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紧密合作后,初步诊断王大哥为“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Paprosky 分型 IIC型)”,目前初步排除感染所致松动,考虑为无菌性松动。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情况,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进行外科手术翻修。在科室专家团队的带领下,进行了病例讨论及全院多学科诊疗团队(MTD)的综合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通过骨盆髋臼3D打印技术,精准评估患者的骨缺损状况,并针对个体设计了手术方案,最终决定实施“左侧全髋翻修术”。

手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更难得的是,左侧髋关节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目前患者已下地行走活动。
针对这些疑难病例,骨科的这份自信源于在田广副院长和张如国主任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经成功迈入一个融合“科、教、研”于一体的全面发展新阶段。在这里,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并行不悖,我们不仅多次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重建人工关节,还常规开展髋关节翻修手术,创造了让原本需要终身卧床的患者重新站立行走的奇迹。此外,我们还成功实施了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恶变肿瘤的完整切除及假体重建手术,为患者恢复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