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我院骨科开展一例肩胛骨软骨肉瘤切除手术

时间:2023-09-25   来源:   浏览量:   分享到:

48岁的杨大姐,是一位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的普通农村家庭妇女,20+年前杨大姐无意间发现左侧肩胛背部包块,约“鸽子蛋”大小,无疼痛及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因家庭贫困,子女众多,经济来源主要是务农及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故未予重视及医院就诊治疗,20年来包块逐渐长大,现在子女已长大成人,这时杨大姐才意识到背部包块已经很大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经人介绍在子女的带领下来到我院骨科就诊。

dd9bf16a-7058-4588-a44e-8114526eff61.jpg

经过我院田广副院长、陈刚教授、骨科张如国主任专家团队对杨大姐的病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综合评估及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科室通力合作,初步诊断为“左侧肩胛骨骨软骨瘤恶变(软骨肉瘤)”。针对软骨肉瘤,目前国内及国际上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放化疗均不敏感,唯一的有效方案就是行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在陈刚教授及张如国主任带领下,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及全院MTD,综合评估,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决定行“左侧肩胛骨肿瘤切除术、功能重建术”。将相关病情及治疗方案详细告知杨大姐及家属,但高昂的医疗费又难住了一家人,让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杨大姐萌生了退意。这时张如国主任看出了杨大姐的难处,经过张主任积极沟通及向医院领导汇报请示,决定为杨大姐减免大部分医疗费用,这时杨大姐及家属才下定决心住院手术治疗,张如国主任向杨大姐说道:“我们能切除你的肿瘤,上肢功能我们最大程度给你保留,同时尽最大可能节约费用。”

这样的自信,来自于我院骨科在田广副院长、张如国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集“科、教、研”为一体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科技与技术并进,曾多次利用“3D打印”技术重建人工关节,创造了给本应永久卧床的患者自主下地行走的奇迹及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恶变肿瘤完整切除并假体重建功能的案例。

bfab296a-1db6-4503-a42b-2f0940b0cf56.jpg

0d156ffd-d83a-4784-bf63-70d186bcd9cd.jpg

考虑患者肿瘤假体巨大,手术风险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前做了全面而精密的诊疗计划,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于2023年9月19日在张如国主任主刀、姜宁副主任医师、马廷云主治医师、葛敬中主治医师参与下,顺利完成了“左侧肩胛骨肿瘤切除术、大圆肌、小圆肌止点重建术”。手术很成功,患者的左肩胛部恢复了正常的外形,更难得的是,左肩关节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ae103d43-90a2-44a9-aa89-cef9cfe2e9bb.jpg

正所谓“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杨大姐术后得知手术很成功,同时医院减免了大部分医疗费,没有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杨大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慨终于“卸下”了困扰自己20多年的背部巨大包块,让自己重拾了生活信心。

疾病介绍:传统性软骨肉瘤被定义为一种软骨性恶性肿瘤,肿瘤基质为均一的软骨。软骨肉瘤是继骨肉瘤之后第二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占全部恶性骨肿瘤的20%~27%。发病随年龄增长,多发于30~70岁,20岁以下发病者少见。

软骨肉瘤有累及躯干骨的倾向,约占45%(骨盆25%,肋骨20%);髂骨是最好发的部位,约占所有病例的20%,其次是股骨(15%)和肱骨(10%);脊柱的发生率约为10%。本例患者为肩胛骨软骨肉瘤,肿瘤位置尤为特殊少见,为肩胛骨软骨肉瘤施行肿瘤切除+肩关节功能重建手术,填补了我科骨肿瘤肩关节领域的空白。

骨科宣传员 马廷云撰稿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