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细开新术,“胰”路前行创新高——我院肝胆胰外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微创手术
时间:2023-07-04 来源: 浏览量: 分享到:
近日,我院肝胆胰外科接诊了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张XX,27岁,因“上腹疼痛3+小时”于2023年5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1、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急性胰腺炎;3、胆囊息肉;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诱发急性胰腺炎,积极治疗后胰腺炎得以控制;针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多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胆道穿孔、腹膜炎及肝硬化等病变;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故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相关禁忌后,于5月27日在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9天痊愈出院。
我院肝胆胰外科特聘专家王学汉教授介绍,全腹腔镜下开展这一手术难度很高,对外科医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具备精湛的腹腔镜微创技术。主要难点在于第一,剥离囊肿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剥离平面,减少出血、避免损伤。剥离囊肿后内侧壁时,尤其应避免损伤门静脉、剥离面应妥善止血,以避免术中大出血致休克死亡,及术后迟发性出血至二次手术止血的可能。其次,游离显露切断胰头后方的胆总管远端狭窄部时,应仔细辨认有无胰管开口,以免损伤,避免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空肠升(肝)支从横结肠后引至肝下时,要有足够长度,可减少食物反流。应注意空肠肝支的血供,与肝总管的吻合不应有张力,避免吻合口瘘致胆瘘形成。而且本患者身材瘦小,腹腔空间小,肝总管近端位置深,显露困难,腹腔镜下吻合技术要求极高。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有出血、吻合口瘘形成胆瘘或肠瘘。粘连性肠梗阻,上行性胆管炎、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扩张、肝内结石、癌变及胰腺病变等。另外,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囊肿创伤大、恢复慢、疤痕明显,腹腔镜下囊肿切除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
我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王谦介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胆总管扩张症,是比较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发病率约1‰。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部分会出现腹痛、皮肤及巩膜的黄疸及腹部肿块等症状,部分会出现大便颜色变浅,病情严重者大便可能会变成白色。但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只是表现出其中一个或两个症状。目前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唯一的方法就是外科手术切除。他提醒大家,莫名出现黄疸、腹痛要警惕,一旦确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需尽快手术,如不及时切除囊肿,可能会反复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囊肿甚至可能会出现癌变。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肝胆胰外科微创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患者康复出院当天,特意制作“医者仁心,医德高尚”的锦旗一面,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感谢与称赞,这是对科室工作最大的肯定,科室也将以此为动力,更好的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热忱服务。
肝胆胰外科宣传员 赵娜撰稿
2023年7月3日